{{ v.name }}
{{ v.cls }}类
{{ v.price }} ¥{{ v.price }}
“通过这个屏幕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很多企业政策,上面还有二维码,扫一扫就能线上办理业务,方便、快捷,为我们节约了很多时间。”4月6日上午,漯河市一食品企业负责人刘先生在办公楼的电梯间里指着刚装上的“企业服务之窗”宣传终端感慨地说。
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涉企政策知晓率,拓展政企沟通渠道,日前,漯河市推出了企业“服务之窗”,首批200台宣传终端将于4月中旬在规模以上生产企业和商超物流企业全部安装到位并投入使用。企业“服务之窗”与已上线的漯易办APP“亲清热线”栏目共同打造线下线上服务企业政策需求的“漯河模式”。 “亲清热线”是帮扶支持企业发展的一个数字平台,通过平台接入税务、社保、市场监管等部门数据,很多惠企政策可实现在线兑付,是对“最多跑一次改革”进行的在线深化,最终要实现各种政策在线“许可”。
据了解,早在2020年12月,为更好地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漯河市印发了《关于开设企业“服务之窗”加强涉企政策宣传服务工作的通知》。通过设置“服务之窗”宣传终端,企业可及时、准确获取涉企政策,同时,将企业“服务之窗”向手机移动端延伸,上线了漯易办APP“亲清热线”栏目,企业可在线咨询有关政策,提交有关诉求,接收部门处理反馈,实现线上线下及时、高效、智能服务企业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应设尽设的原则,以规模以上生产企业和商超物流企业为重点全面设置‘服务之窗’,同时在服务专员、跟踪维护、涉企政策发布、回应企业关切等方面提升服务质量,及时化解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难点问题,营造新型亲清政商关系,助力全市营商环境优化。”采访中,漯河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此举措最终目标是要实现政府服务的流程再造、数据协同、在线互动,并实现政企交流从“上门收集”转变为“在线呼应”,政务服务从“坐店等客”转变为“互动平等”,政策制定从“大水漫灌”转变为“精准滴灌”,政策兑现从“层层拨付”转变为“瞬间兑付”,政策效果从“绩效后评”转变为“实时可测”五大转变。